第百八十章 阴人好戏开场_我在红楼改气数
爱我小说网 > 我在红楼改气数 > 第百八十章 阴人好戏开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百八十章 阴人好戏开场

  贾琏不能让林大学问死。

  皇上也不能让林大学问死。

  所以林大学问就死活都不能死。

  但皇上不想出头露面,也不想让自己的人出头露面,于是,贾琏就得出头露面。

  而且,贾琏还不能正正经经地出头露面,因为这背后的干系,复杂得很。

  天下人都吃盐,而盐的利润极高,所以只要捏住了食盐的生产与销售,就是掌握了一座取用不竭的金山银海。

  自春秋时,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“官山海”的建议,即国家对山海资源、其中尤其是食盐,实行国家专营。如此利出一孔,齐国仅此一项,一年即可获利6000万钱。

  汉武帝时,根据桑弘羊的建议,以“盐铁专卖”一举扭转国家的财政困难局面。

  在汉武之后,废除了铁酒专营,部分放松了盐业专营。但唐朝安史之乱后,食盐专卖再度强化,逮着贩私盐的,那绝对是直接就宰的。

  自宋代推行“盐钞法”开始,改为由政府向民间盐商发放食盐的运销许可证,名为“盐钞”。商人凭盐钞购盐运销盈利,朝廷则用所得之钱收购粮草。

  由于盐钞发行过多,“盐钞法”败坏,在徽宗时期,由宰相蔡京改为施行“盐引法”,盐引一词,由此而来。

  明代实施“开中法”,朝廷用贩盐许可证“盐引”作为交换条件,鼓励商人向边塞输运粮食,充实边境军粮储备。从此,拿到“盐引”的盐商,就成了天下巨富。

  所谓“盐引”,每一引,可折盐300斤,每一纲盐,就是20万引,而持有盐引的商人,按地区分为10纲。也就是说,每年朝廷给盐商卖出200万张盐引。

  而拿到这些盐引的商人,仅仅将盐从扬州运到东南六省,价钱就翻了十倍不止,减去加上运费、盐税,个个富得流油。

  因两淮盐区是全国首屈一指的食盐产销之要区,故此,两淮盐赋甲于天下。

  仅扬州一地,盐商每年赚银就达1500万两以上,上交盐税600万两以上,占了全国盐课的六成左右。

  全国每年国库超过四分之一的收入,都仰仗着两淮盐赋。

  有钱,真tm有钱。

  钱多得都不当钱。

  当命。

  因为这富可敌国的财富,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。

  这人不是皇帝,而是如今住在两淮盐运使司衙门里、管辖着淮北、淮南盐政的两淮盐政。

  谁在这个位置,谁就是扬州那些富得流油的盐商的活财神,谁就是天下的活财神。

  如今这一任“活财神”乃是江南甄家的二老爷甄桓,在两淮盐政的任上,已经稳稳坐了十年。

  在他手下,“八大盐商”个个成了“小活财神”,而甄老爷,就是“小活财神”们的爹——哦不对,是“父母官”,比爹还多了个妈。

  甄桓能稳坐财神之位,乃因后台靠山贵不可言。

  同为当年从龙出身的功臣派,江南甄家虽然战功不算显赫,开国时并未被封为公侯。但作为当今老太妃的娘家,太上皇还曾称呼甄家的两位太爷为“奶哥哥”,当年太上皇南巡之时,只有江南甄家,曾经四次接驾。

  这样的荣宠,冠绝天下。

  老太妃的亲侄子、太上皇“奶哥哥”的儿子,在此管着盐政,与扬州“八大盐商”相濡以沫了十年,共同发财了十年。

  而今年,当今皇上忽拉巴派了个探花郎,单枪匹马来到此地做巡盐御史,要来监察盐课,监督吏治,原意也是有着试探的意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wxs8.cc。爱我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wxs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